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动机
1.2.2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流向
1.2.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影响的研究
1.2.4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对公司影响路径研究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预期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2 股权质押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介绍
2.1 股权质押相关概念界定
2.1.1 股权质押
2.1.2 现金流权
2.1.3 控制权
2.2 股权质押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两权分离理论
2.2.3 信号传递理论
3 章源钨业基本情况以及股权质押现状介绍
3.1 章源钨业简介
3.1.1 章源钨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营业务
3.1.2 章源钨业公司股权架构以及治理结构
3.2 章源钨业股权质押现状
3.2.1 章源钨业控股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
3.2.2 股权质押融资情况
3.2.3 股权质押原因
4 章源钨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影响分析
4.1 直接影响研究
4.1.1 现金流权以及控制权变化分析
4.1.2 短期市场反应研究
4.2 间接影响研究
4.2.1 财务风险分析
4.2.2 对公司经营的业绩影响研究
4.2.3 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4.2.4 股权质押对研发投资的影响
5 相关建议与对策
5.1 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监管相关建议
5.1.1 慎重使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
5.1.2 采取循环质押方式,控制股权质押率
5.1.3 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
5.1.4 充分发挥监事会、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5.2 外部监管以及制度的相关建议
5.2.1 建立健全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制度
5.2.2 对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表决权加以限制
5.2.3 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的监管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摘要:股权质押融资作为当下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融资方式之一,在A股市场上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态势。控股股东在保留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前提下,将所持有的股权出质,补充流动资金,拓展自身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但股权质押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当企业股权接近平仓线时,企业将面临控制权被转移的风险。当企业市值稳定时,由于股权质押带来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控股股东也可能借此掏空企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当企业高比例质押其股权时,对企业经营业绩、企业价值都将带来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有色金属加工业企业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股权质押前后在两权分离程度、公司经营业绩、财务风险、企业价值、股权质押信息公布后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研发投入六个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对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本文发现,当章源钨业的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所持股权时,其两权分离程度显著加深,公司经营业绩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对其财务风险的衡量上,本文发现尽管其财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但伴随着股权质押率的上升却显著加大。企业价值的变化不论是在横向的托宾Q值对比亦或者纵向的EVA值对比,都在高比例股权质押后呈现颓势。但章源钨业上市后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却未呈现出以往研究所论证的显著抑制作用。这意味着,高比例的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影响,于不同企业而言,将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不在论证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方式的优劣,仅寄希望于提示企业慎重使用股权质押融资,高度关注股权质押融资给本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文章关键词:
文章来源:《中国钨业》 网址: http://www.zgwyzzs.cn/qikandaodu/2021/1110/398.html